肛門閉鎖動物模型
(1)復制方法 體重為200~220g雌性成年大鼠與雄性大鼠隔夜同籠飼養(yǎng)交配,于次日晨檢查交配后雌鼠陰栓脫落情況并作陰道涂片,將發(fā)現陰栓日定為妊娠第1日,然后單籠飼養(yǎng)。在妊娠10~12d時稱重,將1%乙烯硫脲溶液按125mg/kg體重的劑量灌服孕鼠。待母鼠妊娠滿20d時,頸椎脫臼處死動物,剖腹取出子宮內胎仔,測量其身長及體重,觀察并記錄胎仔外觀形狀。然后用生理鹽水處死,將其軀干筆直固定于10%甲醛溶液中,對胎仔整體正中矢狀連續(xù)切片,光鏡下觀察。即可發(fā)現有不同類型的肛門閉鎖。
(2)模型特點 鏡下病理組織學觀察顯示,胎仔肛門直腸畸形率約為40%,且雄性胎仔畸形率高于雌性胎仔,發(fā)生畸形的胎仔主要為高位肛門閉鎖,其肛提肌未出現明顯的發(fā)育障礙。肛門直腸畸形發(fā)生、種類與乙烯硫脲的劑量、給藥時間有關。模型制作方法簡便,造模時間短,耗費低廉,畸形特點與臨床上胎兒自發(fā)性肛門閉鎖相似。
(3)比較醫(yī)學 肛門直腸畸形為臨床上新生兒常見的消化道先天性畸形之一。由于其病因復雜,在手術治療及其預后方面目前仍存在許多難題。本模型采用致畸形藥物乙烯硫脲誘導孕大鼠,可使孕鼠子宮內的胎仔產生多種肛門直腸畸形。乙烯硫脲導致孕鼠子宮內胎仔引起畸形并不是其直接毒性作用,而可能與其對胚胎發(fā)育中的某些組織器官在特定時間內的誘導作用有關,其致畸機制可能和他巴唑的抗甲狀腺素樣作用有關。孕鼠子宮內胎鼠消化管的發(fā)育過程在妊娠后8~14d,由于妊娠中后期是胚胎發(fā)育過程中其消化管出現分化的關鍵時期。在這期間內給孕鼠劑量的乙烯硫脲,可誘發(fā)胎鼠發(fā)生產生多種肛門直腸畸形。本模型對臨床上先天性肛門閉鎖發(fā)病機制的探討,以及開展多學科手術研究方面具有較為理想的實用價值。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