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566-2020水泥混凝土與鋼筋握裹力試驗方法
1 目的、適用范圍和引用標準
本方法規(guī)定了水泥混凝土與鋼筋握裹力試驗方法。
本方法適用于測定水泥混凝土與鋼筋握裹力,以檢驗水泥混凝土與鋼筋的握裹強度。
引用標準:
《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T1499.1)
《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T1499.2)
《水工混凝土試驗規(guī)程》(DL/T 5150)
水泥混凝土試件制作與硬化水泥混凝土現場取樣方法(T0551)
水泥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方法(T0553)
2 儀具與材料
2.1 試模:規(guī)格為150mm×150mm×150mm,如圖T 0566-1所示,試模應能埋設一水平鋼筋,水平鋼筋軸線距離模底75mm。埋入的一端恰好嵌入模壁,予以固定,另一端由模壁伸出,作為加力之用。
圖T0566-1 握裹力試模裝置(尺寸單位:mm)
1-模板;2-固定圈;3-橡皮圈堵塞
2.2 試件夾具:如圖T 0566-2所示,試件夾具是兩塊面積為250mm×150mm、厚度為30mm的鋼板。用4根直徑約18mm的HRB400鋼筋穿入。上端鋼板附有直徑為25mm的拉桿,拉桿下端套入鋼板并成球面相接,上端供萬能機夾持。另附150mm×150mm×10mm鋼墊板一塊;中心開有直徑40mm的圓孔,墊于試件與夾頭下端鋼板之間。
2.3 千分表:精度為0.001mm。
2.4 量表固定架:金屬制成,橫跨試件表面,并可用止動螺絲固定在試件上。上部中央有孔,可夾持千分表,使之直立,量桿朝下。
2.5 萬能試驗機:應符合T0553的規(guī)定。
圖T0566-2 握裹力試驗裝置示意圖
1-帶球座拉桿;2-上端鋼板;3-千分表;4-量表固定架;5-止動螺絲;6-鋼桿;7-試件;8-墊板;9-下端鋼板;10-埋入試件的鋼筋
3 試驗步驟
3.1 試驗用帶肋HRB400鋼筋,性能應符合現行《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T1499.2)的規(guī)定,其公稱直徑為20mm(內徑18mm,外徑22mm)。為了使鋼筋具有足夠的長度以供萬能機夾持和裝置量表,一般長度可取500mm,試驗中采用的鋼筋尺寸和形狀均應相同。成型前鋼筋應用鋼絲刷刷凈,并用丙酮或乙醇擦試,不得有銹屑和油污存在。鋼筋的自由端頂面應光滑平整,并與試模預留孔吻合。確有必要時,也可用符合現行《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T1499.1)要求的公稱直徑為20mm的HPB300熱軋光圓鋼筋或工程中實際使用的其他鋼筋,其要求和處理方法同帶肋筋。
3.2 按T0551的有關規(guī)定制作試件,以6個試件為1組?;炷良献畲罅讲坏贸^30mm。
3.3 試件成型后直至試驗齡期,特別在拆模時,不得碰動鋼筋,拆模時間以2晝夜為宜。拆模時應先取下橡皮固定圈,再將套在鋼筋上的試模小心取下。
3.4 到試驗齡期時,將試件從養(yǎng)護室取出,擦拭干凈,檢查外觀(試件不得有明顯缺損或鋼筋松動、歪斜),并應盡快試驗。
3.5 將試件套上中心有孔的墊板,然后裝入已安裝在萬能機上的試驗夾具中,使萬能機的下夾頭將試件的鋼筋夾牢。
3.6 在試件上安裝量表固定架和千分表,使千分表桿端垂直向下,與略伸出試件表面的鋼筋頂面相接觸。
3.7 加荷前應檢查千分表量桿與鋼筋頂面接觸是否良好,千分表是否靈活,并進行適當的調整。
3.8 記下千分表的初始讀數后,開動萬能試驗機,以不超過400N/s的加荷速度拉拔鋼筋。荷載每加1000~5000N,記錄相應的千分表讀數。
3.9 到達下列任何一種情況時應停止加荷:
(1)鋼筋達到屈服點;
(2)混凝土發(fā)生破裂;
(3)鋼筋的滑動變形超過0.1mm。
4 結果計算
4.1 將各級荷載下的千分表讀數減去初始讀數,即得該荷載下的滑動變形。
4.2 當采用帶肋鋼筋時,以6個試件在各級荷載下滑動變形的算術平均值為橫坐標,以荷載為縱坐標,繪出荷載—滑動變形關系曲線。當滑動變形為0.01mm、0.05mm、0.10mm時,在曲線上查出相應的荷載。
4.3 鋼筋握裹強度,按式(T 0566-1)和式(T 0566-2)計算:
F1+F2+F3
t=----------- (T 0566-1)
3A
A=πDL (T 0566-2) ??
式中:t——鋼筋握裹強度(MPa);
F1——滑動變形為0.01mm時的荷載(N);
F2——滑動變形為0.05mm時的荷載(N);
F3——滑動變形為0.10mm時的荷載(N);
A——埋入混凝土的鋼筋表面積(mm2);
D——鋼筋的計算直徑(mm);
L——鋼筋埋入的長度(mm)。
4.4 當采用光面鋼筋時,可取6個試件拔出試驗時最大荷載的平均值除以埋入混凝土中的鋼筋表面積,即得鋼筋握裹強度,計算結果精確至0.01MPa。
4.5 光面鋼筋拔出試驗可繪出荷載—滑動變形關系曲線以供分析。
4.6 采用工程中實際使用的其他鋼筋時,應注明鋼筋的類型、直徑及混凝土配合比等條件。
5 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
(1)要求檢測的項目名稱、執(zhí)行標準;
(2)儀器設備的名稱、型號及編號;
(3)環(huán)境溫度和濕度;
(4)混凝土配合比;
(5)鋼筋的類型和直徑;
(6)水泥混凝土與鋼筋的握裹強度;
(7)停止加載情況說明;
(8)要說明的其他內容。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