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點
查看更多目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承擔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科研用有機試劑標準規(guī)范的制定及工程化研究》通過了科技部科研條件與財務司組織的課題驗收和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成果鑒定。鑒定意見認為,該課題部分研究成果達到先進水平,試劑標準化、質量控制等相關技術*國內相關領域空白,對提高我國科研用試劑生產和質量控制具有重要意義。
科研用試劑是科學研究中的必需和關鍵物質基礎,在生命科學、新藥創(chuàng)制、新型材料、新能源、食品、環(huán)境等重點領域科學研究有廣泛需求,是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重要支撐和保證。科研用試劑種類多,應用廣,質量要求高,更新?lián)Q代快,工程化和標準化難度大。我國科研用試劑總體水平與*水平有較大差距,核心基礎有機科研試劑仍然大量依賴進口。
為此,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于2010年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科研用有機試劑標準規(guī)范的制定及工程化研究”,聯(lián)合天津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博納艾杰爾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學等4家單位對科研用基礎和核心試劑標準規(guī)范的制定及工程化進行研究。
該課題在“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科研用高純有機試劑核心單元物質及共性關鍵技術的研制與開發(fā)》成果基礎上,以“質量控制標準化、共性關鍵技術規(guī)范化、產業(yè)化基地工程化、產學研用聯(lián)盟機制化”為核心目標,以開展我國高純有機試劑質量及標準規(guī)范研究,提高高純有機試劑產品質量為主要內容,深入研究高純有機試劑制備關鍵技術,開展有機試劑工程化研究及特殊包裝儲運過程質控評估體系研究。
據(jù)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化學所所長李紅梅研究員介紹,通過技術攻關和機制、模式的創(chuàng)新,課題組重點解決了科研用有機試劑標準規(guī)范的制定及工程化研究,建立了農殘級乙腈、光譜級乙腈、質譜級乙腈、農殘級乙酸乙酯、農殘級乙醇、光譜級乙醇、色譜級正己烷、農殘級正己烷等8種高純有機試劑分析方法體系;建立了有機試劑、無機同位素試劑產品的包裝物及儲運質控和評價體系各1套;建立了有機同位素試劑質控和評價體系1套;建立了科研用高純有機試劑的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良性機制模式。
課題組還創(chuàng)新性地建立了“超精細實時在線精餾控制、農殘級溶劑中超痕量目標雜質去除”等關鍵制備技術,申報了包括5項國家標準在內的25項標準,為31種科研用高純有機試劑產品化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技術轉化和推廣奠定了良好基礎。
課題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所建立的科研用試劑核心技術標準和質量控制平臺,打破了我國高純有機試劑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降低了對國外的技術依存,為提高我國高純試劑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免責聲明
-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wǎng)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wǎng))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