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性瘢痕小鼠模型
2025-04-23
![]() |
張力性瘢痕小鼠模型造模方法如下:
將健康C57BL/6小鼠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于兩組小鼠背部正中做2 cm長線性切口,術后第4天拆除縫合線,并安裝機械牽拉裝置,對照組不牽拉,實驗組間斷牽拉14 d.分別于牽拉14 d后(牽拉結束當天),牽拉結束后30 d和60 d拍照并取材,HE染色分析兩組瘢痕組織的病理學變化,Masson染色計數(shù)瘢痕組織的細胞數(shù)量,分析其膠原分布情況,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牽拉14 d后,實驗組形成了類似于人體瘢痕組織的紅色無毛區(qū)域,平均面積(3.92±1.24)mm~2,20倍物鏡下每視野細胞數(shù)為(292±34)個,膠原面積為(0.115±0.015)mm~2;對照組瘢痕區(qū)域成線狀,其瘢痕面積,細胞數(shù)目和膠原含量均小于實驗組,組間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牽拉結束后30 d和60 d結果與牽拉14 d時相近.結論機械張力加載誘導形成的小鼠增生性瘢痕至少可以維持60 d,構建的增生性瘢痕實驗模型有利于推動小鼠創(chuàng)傷后瘢痕形成機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