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日前開幕的首屆北京未來科學城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發(fā)展大會上了解到,近年來北京市科委加大了對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科研的支持力度,累計支持項目39個,投入市財政經費1.6億元,提升了北京在氫能技術研究的能力。
氫氣是密度小的氣體,它的燃燒熱值高,是同等質量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它燃燒的產物是水,因此是世界上干凈的能源。
氫能協(xié)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教授毛宗強介紹,氫能未來將在溫室氣體減排、能源結構變革中發(fā)揮重要作用,2017年底世界氫能委員會提出,2050年環(huán)境20%的二氧化碳減排要靠氫氣來完成。氫能對于社會生產生活各行業(yè)的貢獻,發(fā)電行業(yè)預計占11.7%,交通行業(yè)預計占28.6%。
據(jù)介紹,在北京市科委支持和平臺專家委員會專家的指導下,北京科技協(xié)作中心組織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中國標準化研究院5家單位在國內啟動民用液氫關鍵設備研制,并支持國家液氫民用標準編制;同時組織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等5家單位聯(lián)合開展生物質電解制氫等項目研究。
一些研究項目已經取得重大進展。如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經過十余年自主研發(fā),掌握了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和部件制備、電池堆組裝及運行技術,研制出的發(fā)電系統(tǒng)正在示范應用于我國南方城市居住區(qū)供熱取暖。這套系統(tǒng)具有能效高、噪音低、污染物基本達到近*。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