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點是指潤滑脂受熱溶化開始滴落的低溫度,是潤滑脂的重要指標之一。是潤滑脂耐溫性能指標。測定方法按國標GB/T4929潤滑脂滴點測定法進行。滴點在使用上的意義:
(1)滴點可以確定潤滑脂使用時允許的高溫度。一般來講,潤滑脂應在低于滴點20-30℃溫度下工作。
(2)根據(jù)測定的滴點再配合外觀指標鑒別,大致可以判斷潤滑脂的品種。如鈣基潤滑脂的滴點大約為70-100℃;鈣鈉基潤滑脂的滴點大約為120-150℃;鈉基潤滑脂的滴點大約為130-160℃;滴點高于200℃,大多為合成潤滑脂。
潤滑脂在規(guī)定條件下加熱,達到一定的流動性的溫度,稱為滴點,用攝氏度表示。
潤滑脂的滴點只是有條件地表征潤滑脂的熔點,因此沒有物理意義,對于滴點在100℃以下的潤滑脂,都規(guī)定它們能夠工作的溫度上限要比滴點低15-20℃。但是,由于出現(xiàn)了滴點比100℃高得多的潤滑脂,例如:鋰基潤滑脂(170-200℃),復合鈣基潤滑脂(230-260℃),復合鋰基潤滑脂(大于260℃)和復合鋁基潤滑脂(250-260℃)等,這個指標已經(jīng)失去它的實際意義。
例如,鋰基潤滑脂能夠工作的溫度上限為110-130℃,復合鈣基潤滑脂能夠工作的溫度上限為150-160℃。
有時可以按滴點來粗略判斷潤滑脂稠化劑的類型,如鈣基脂的滴點為70-90℃,鋰基脂的滴點160-200℃,復合皂基脂的滴點230-260℃或大于260℃等。但重要的還是根據(jù)滴點估計潤滑脂可能使用的溫度。如果潤滑脂的滴點接近或低于潤滑部位的溫度,潤滑脂就會從潤滑部位熔化而流失。
潤滑脂的滴點,雖然沒有確切的物理意義,但研究潤滑脂時,往往希望能獲得高滴點,因為滴點高意味著應用范圍寬。高溫潤滑脂的首要指標就是滴點,如果沒有高滴點就不具備高溫潤滑脂的條件。當然,性能良好的高溫潤滑脂,除了滴點高之外,還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和低的蒸發(fā)損失等。
測定滴點的方法有三種:潤滑脂和固體烴滴點測定法SH/T 0115-92、潤滑脂滴點測定法GB/T4929-85和潤滑脂寬溫度范圍滴點測定法GB/T 3498-83。前兩種方法只能測定250℃以下的滴點,而后者可測定高達330℃的各種類型潤滑脂的滴點。國外相應測定潤滑脂滴點的方法有:美國的ASTM D566、ASTM D2265(寬溫法)、德國的DIN 51801和日本的JIS K2220 5.4等。
免責聲明
-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wǎng)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wǎng))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