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希爾劃痕測量方法
方法及評估
劃痕試驗是一種*的材料測試方法。在實驗室環(huán)境中模擬了涂層在日常使用中所承受的各種應力。根據標準ASTM C1624和ISO 20502,以及DIN EN 1071-3,劃痕試驗可用于檢測涂層的附著力和結合強度。
劃痕過程
一個圓形金剛石壓頭(洛氏壓頭)壓在被測表面上。當樣品以恒定的速度在壓頭下移動時,壓頭會在樣品表面留下劃痕。
壓頭施加在樣品表面的試驗載荷可以保持不變,也可以逐漸增大。恒定的試載荷適用于測定材料的簡單劃痕硬度。然而,在大多數測量中,使用的是漸進式載荷模式,這時壓頭所施加的載荷是步進式增加或線性增加。
在低載荷作用下,涂層可以抵抗壓頭。但隨著載荷增加,材料所受應力也會增加,直到材料在某個特點被破壞:臨界載荷LC,在該處產生失效形式(如裂紋)是特定涂層的典型特征;最后,涂層在更大的載荷作用下開始脫落。
Scratch test
試驗結果評估
通常通過光學方法對試驗結果進行評估。在高分辨率顯微鏡下,試驗人員確定第一次出現裂紋、或當涂層開始剝落時所對應的載荷。常見的失效形式包括魚骨狀的裂紋、月牙狀的失效以及大面積的剝落。
因為劃痕試驗是一種依賴于參考測量的比較法,所以須由用戶來判斷零界載荷位置。
除了光學分析,ST30和ST200還可以提供切向載荷和聲發(fā)射等其他評估參數。
切向載荷FT是材料對壓頭施加的阻力。該值可與正向載荷FN一起計算摩擦系數。
當涂層失效時,其聲發(fā)射信號通常會增加,如刮擦或裂紋的聲音。Fischer劃痕儀可以結合載荷及聲發(fā)射信號曲線來評估涂層的失效。
需要注意:壓頭磨損
在劃痕試驗中壓頭屬于易損件。由于壓頭磨損很快,尤其是測試硬涂層如DLC,壓頭應定期在顯微鏡下檢查。經驗法則:金剛石洛氏壓頭可在硬質涂層上進行約100-200次的劃痕測試。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