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科技大學劉明偵團隊&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劉正新團隊發(fā)布新的AM:疊層近29%效率!全絨面與生產線兼容單片鈣鈦礦/硅基疊層太陽能電池
主要內容
鈣鈦礦/硅基疊層太陽能電池是實現低成本高性能光伏發(fā)電的重要途徑。然而,基于經濟成熟的全絨面晶圓硅異質結技術(HJT)的鈣鈦礦/硅基疊層器件的效率僅為25.2%,這是由于制造工藝的限制與生產線硅晶圓不兼容。
在此,電子科技大學劉明偵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劉正新團隊通過設計NiOx/2PACz ([2-(9H-carbazol-9-yl)乙基]膦酸)作為ITO復合結上方的超薄雜化空穴傳輸層,開發(fā)了分子級納米技術,作為實現高質量鈣鈦礦層保形沉積的關鍵樞紐。NiOx中間層促進2PACz分子在全絨面表面上的均勻自組裝,從而避免ITO和鈣鈦礦頂部電池之間的直接接觸,將分流損耗下降。
由于這種界面工程的結果,全絨面鈣鈦礦/硅基疊層電池在1.2-cm2的掩膜面積上獲得了28.84%的認證效率,這是迄今為止基于全絨面與生產線兼容的HJT的高性能。這項工作通過采用精心設計的HTL/鈣鈦礦界面,推進了具有商業(yè)前景的高性能和低成本光伏發(fā)展。
文獻信息:Fully textured, production-line compatible monolithic perovskite/silicon tandem solar cells approaching 29% efficiency
Lin Mao, Tian Yang, Hao Zhang, Jianhua Shi, Yuchao Hu, Peng Zeng, Faming Li, Jue Gong, Xiaoyu Fang, Yinqing Sun, Xiaochun Liu, Junlin Du, Anjun Han, Liping Zhang, Wenzhu Liu, Fanying Meng, Xudong Cui, Zhengxin Liu* and Mingzhen Liu*
產品推薦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