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用儀器設備
強制攪拌機、坍落度筒、尺、臺秤(50 kg、感量50 g)、電子天平(500 g、感量 0.01 g;1000 g、感量1 g)、容量簡(內(nèi)徑 185 mm、高 200 mm,容積為5 L)。
二、環(huán)境條件要求
試驗室的溫度應保持在(20±3)℃。
三、材料要求
1. 水泥:基準水泥(硅酸鹽水泥熟料與二水石膏共同磨碎而成的42.5強度等級的P·I型硅酸鹽水泥。水泥熟料中鋁酸三鈣(C3A)含量6%~8%,硅酸三鈣(C3S)含量55%~60%,游離氧化鈣(fCaO)含量不超過1.2%;水泥中堿(Na2o+0.658K2O)含量不得超過1.0%;水泥比表面積(350±10)㎡/㎏。
2. 砂:符合 GB/T 14684-2011 Ⅱ區(qū)要求的中砂,但細度模數(shù)為 2.6 ~ 2.9,含泥量小于1%。
3. 石子:符合 GB/T 14685-2011 要求的公稱粒徑為5 mm ~ 20 mm 的碎石或卵石,采用二級配,其中 5 mm ~ 10 mm 占 40%,10 mm ~ 20 mm 占 60%,滿足連續(xù)級配要求,針片狀物質含量小于10%,空隙率小于47%,含泥量小于0.5%。如有爭議,以碎石結果為準。
4. 水:符合 JGJ 63 混凝土拌和用水的技術要求。
5. 外加劑:需要檢測的外加劑。
四、 配合比
基準混凝土配合比按《普通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JGJ55—2011)進行設計。摻非引氣型外加劑的受檢混凝土和其對應的基準混凝士的水泥、砂、石的比例相同。配合比設計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1. 水泥用量:摻高性能減水劑或泵送劑的基準混凝土和受檢混凝土的單位水泥用量為360kg/m;摻其他外加劑的基準混凝土和受檢混凝土單位水泥用量為330 kg/m。
2. 砂率:摻高性能減水劑或泵送劑的基準混凝土和受檢混凝土的砂率均為43% ~ 47%;摻其他外加劑的基準混凝土和受檢混凝土的砂率為36% ~ 40% ;但摻引氣減水劑或引氣劑的受檢混凝土的砂率應比基準混凝土的砂率低1% ~3%。
3. 外加劑摻量:按生產(chǎn)廠家摻量。
五、混凝土攪拌外加劑為粉狀時,將水泥、砂、石、外加劑一次投入攪拌機,干拌均勻,再加入拌合水,一起攪拌2min。外加劑為液體時,將水泥、砂、石一次投入攪拌機,干拌均勻,再加入摻有外加劑的拌合水一起攪拌2 min。出料后,在鐵板上用人工翻拌至均勻,再進行試驗。各種混凝土試驗材料及環(huán)境溫度均應保持在(20±3)℃。
六、 檢驗步驟
1. 坍落度測定?;炷撂涠劝凑?GB/T 50080 測定;但坍落度為(210±10)mm的混凝土,分兩層裝料,每層裝入高度為筒高的一半,每層用插搗棒插搗 15 次。
2. 坍落度 1 h 經(jīng)時變化量測定。當要求測定此項時,應將按照上述攪拌的混凝土留下足夠一次混凝土坍落度的試驗數(shù)量,并裝入用濕布擦過的試樣筒內(nèi),容器加蓋,靜置至 1 h(從加水攪拌時開始計算),然后倒出,在鐵板上用鐵鍬翻拌至均勻后,再按照坍落度測定方法測定坍落度。
七、 檢驗結果及記錄
計算出機時和 1 h之后的坍落度之差值,即得到坍落度的經(jīng)時變化量,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 △sl — 坍落度經(jīng)時變化量,mm;
Sl0 —出機時測得的坍落度,mm;
Sl1h —1h后測得的塌落度,mm。
每批混凝土取一個試樣。坍落度和坍落度 1 h經(jīng)時變化量均以三次試驗結果的平均值表示。三次試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與中間值之差有一個超過10 mm 時,將最大值和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間值作為該批的試驗結果;最大值和最小值與中間值之差均超過 10 mm 時,則應重做。坍落度及坍落度 1 h經(jīng)時變化量測定值以 mm 表示,結果表達修約到5mm。
坍落度、坍落度 1 h經(jīng)時變化量計算結果與上表對照檢查,進行評定。
八、注意事項
1.砂率及外加劑的摻量取中間值。
2. 坍落度的結果修約到5mm,表示應為 10 mm或 5 mm。
免責聲明
-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wǎng)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wǎng))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nèi)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