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微流控芯片作為處理微小液滴或小體積液體樣品的小型實驗室裝置,具有快速分析、小容量處理和成本效益高等優(yōu)點。然而,微流控芯片在臨床分析領域面臨著諸多局限性。為了提高適應性和集成度,有必要向更小、更復雜的尺寸發(fā)展?,F有的微流控芯片缺乏三維(3D)分析能力,急需開發(fā)一種高度集成的超構微流控芯片,以實現多維流體控制。近年來,基于光子晶體(PC)膜的分析方法因其具有非接觸、可視化的傳感特性而備受關注,具有將生物化學信號轉換成光信號的能力,當其結合上微流控微針時,可以實現傷口部位的原位監(jiān)測和高效管理。
圖1 超構微流控微針(MMMs)用于智能傷口管理(包括運動傳感、生化分析和傷口愈合)的示意圖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近日,南京工業(yè)大學藥學院高兵兵副教授團隊在國際材料科學學術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19.00)上發(fā)表題為“Rolling Stone Gathers Moss: Rolling Microneedles Generate Meta Microfluidic Microneedles (MMMs)”的研究成果,報道了基于滾動微針制備仿生超構微流控微針芯片(MMMs)用于高效傷口管理的最新研究。研究人員采用市售滾動微針(RMNs)實現雙面滲透和圖案化設計,使其既能用于制備微針,又可以構建三維多層微流控通道。這種制備方法具有快速簡便高效的優(yōu)勢,該生物啟發(fā)的超構微流控微針貼片在傷口管理、臨床給藥以及即時診斷(POCT)等領域都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南京工業(yè)大學藥學院碩士二年級研究生周錢為第一作者,高兵兵副教授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



已獲得轉載權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