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電器是一種電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統(tǒng)(又稱輸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統(tǒng)(又稱輸出回路)之間的互動關系。通常應用于自動化的控制電路中,它實際上是用小電流去控制大電流運作的一種“自動開關”。故在電路中起著自動調節(jié)、安全保護、轉換電路等作用。
器件簡介
電磁繼電器一般由鐵芯、線圈、銜鐵、觸點簧片等組成的。只要在線圈兩端加上一定的電壓,線圈中就會流過一定的電流,從而產生電磁效應,銜鐵就會在電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彈簧的拉力吸向鐵芯,從而帶動銜鐵的動觸點與靜觸點(常開觸點)吸合。當線圈斷電后,電磁的吸力也隨之消失,銜鐵就會在彈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來的位置,使動觸點與原來的靜觸點(常閉觸點)釋放。這樣吸合、釋放,從而達到了在電路中的導通、切斷的目的。對于繼電器的“常開、常閉”觸點,可以這樣來區(qū)分:線圈未通電時處于斷開狀態(tài)的靜觸點,稱為“常開觸點”;處于接通狀態(tài)的靜觸點稱為“常閉觸點”。一般有兩股電路,為低壓控制電路和高壓工作電路。固態(tài)(SSR)
固態(tài)是一種兩個接線端為輸入端,另兩個接線端為輸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間采用隔離器件實現(xiàn)輸入輸出的電隔離。
固態(tài)按負載電源類型可分為交流型和直流型。按開關型式可分為常開型和常閉型。按隔離型式可分為混合型、變壓器隔離型和光電隔離型,以光電隔離型為zui多。熱敏干簧
熱敏干簧是一種利用熱敏磁性材料檢測和控制溫度的新型熱敏開關。它由感溫磁環(huán)、恒磁環(huán)、干簧管、導熱安裝片、塑料襯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組成。熱敏干簧不用線圈勵磁,而由恒磁環(huán)產生的磁力驅動開關動作。恒磁環(huán)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溫磁環(huán)的溫控特性決定的。磁簧
磁簧是以線圈產生磁場將磁簧管作動之,為一種線圈傳感裝置。因此磁簧之特征、小型尺寸、輕量、反應速度快、短跳動時間等特性。
當整塊鐵磁金屬或者其它導磁物質與之靠近的時候,發(fā)生動作,開通或者閉合電路。由*磁鐵和干簧管組成。*磁鐵、干簧管固定在一個不導磁也不帶有磁性的支架上。以*磁鐵的南北極的連線為軸線,這個軸線應該與干簧管的軸線重合或者基本重合。由遠及近的調整*磁鐵與干簧管之間的距離,當干簧管剛好發(fā)生動作(對于常開的干簧管,變?yōu)殚]合;對于常閉的干簧管,變?yōu)閿嚅_)時,將磁鐵的位置固定下來。這時,當有整塊導磁材料,例如鐵板同時靠近磁鐵和干簧管時,干簧管會再次發(fā)生動作,恢復到沒有磁場作用時的狀態(tài);當該鐵板離開時,干簧管即發(fā)生相反方向的動作。磁簧結構堅固,觸點為密封狀態(tài),耐用性高,可以作為機械設備的位置限制開關,也可以用以探測鐵制門、窗等是否在位置。光
光為AC/DC并用的半導體,指發(fā)光器件和受光器件一體化的器件。輸入側和輸出側電氣性絕緣,但信號可以通過光信號傳輸。
其特點為壽命為半*性、微小電流驅動信號、高阻抗絕緣耐壓、超小型、光傳輸、無接點…等。
主要應用于量測設備、通信設備、保全設備、醫(yī)療設備…等。時間
時間是一種利用電磁原理或機械原理實現(xiàn)延時控制的控制電器。它的種類很多,有空氣阻尼型、電動型和電子型等。
在交流電路中常采用空氣阻尼型時間,它是利用空氣通過小孔節(jié)流的原理來獲得延時動作的。它由電磁系統(tǒng)、延時機構和觸點三部分組成。
時間可分為通電延時型和斷電延時型兩種類型。
空氣阻尼型時間的延時范圍大(有0.4~60s和0.4~180s兩種),它結構簡單,但準確度較低。
當線圈通電(電壓規(guī)格有ac380v、ac220v或dc220v、dc24v等)時,銜鐵及托板被鐵心吸引而瞬時下移,使瞬時動作觸點接通或斷開。但是活塞桿和杠桿不能同時跟著銜鐵一起下落,因為活塞桿的上端連著氣室中的橡皮膜,當活塞桿在釋放彈簧的作用下開始向下運動時,橡皮膜隨之向下凹,上面空氣室的空氣變得稀薄而使活塞桿受到阻尼作用而緩慢下降。經過一定時間,活塞桿下降到一定位置,便通過杠桿推動延時觸點動作,使動斷觸點斷開,動合觸點閉合。從線圈通電到延時觸點完成動作,這段時間就是的延時時間。延時時間的長短可以用螺釘調節(jié)空氣室進氣孔的大小來改變。
吸引線圈斷電后,依靠恢復彈簧的作用而復原??諝饨洺鰵饪妆谎杆倥懦?。
器件作用
是具有隔離功能的自動開關元件,廣泛應用于遙控、遙測、通訊、自動控制、機電一體化及電力電子設備中,是zui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
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輸入變量(如電流、電壓、功率、阻抗、頻率、溫度、壓力、速度、光等)的感應機構(輸入部分);有能對被控電路實現(xiàn)“通”、“斷”控制的執(zhí)行機構(輸出部分);在的輸入部分和輸出部分之間,還有對輸入量進行耦合隔離,功能處理和對輸出部分進行驅動的中間機構(驅動部分)。
作為控制元件,概括起來,有如下幾種作用:
1)擴大控制范圍:例如,多觸點控制信號達到某一定值時,可以按觸點組的不同形式,同時換接、開斷、接通多路電路。
2)放大:例如,靈敏型、中間等,用一個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電路。
3)綜合信號:例如,當多個控制信號按規(guī)定的形式輸入多繞組時,經過比較綜合,達到預定的控制效果。
4)自動、遙控、監(jiān)測:例如,自動裝置上的與其他電器一起,可以組成程序控制線路,從而實現(xiàn)自動化運行。
器件分類
1.按的工作原理或結構特征分類
1.電磁:利用輸入電路內電路在電磁鐵鐵芯與銜鐵間產生的吸力作用而工作的一種電氣。
2.固體:指電子元件履行其功能而無機械運動構件的,輸入和輸出隔離的一種。
3.溫度:當外界溫度達到給定值時而動作的。
4.舌簧:利用密封在管內,具有觸電簧片和銜鐵磁路雙重作用的舌簧動作來開,閉或轉換線路的
5.時間:當加上或除去輸入信號時,輸出部分需延時或*到規(guī)定時間才閉合或斷開其被控線路。
6.高頻:用于切換高頻,射頻線路而具有zui小損耗的。
7.極化:有極化磁場與控制電流通過控制線圈所產生的磁場綜合作用而動作的。的動作方向取決于控制線圈中流過的的電流方向。
8.其他類型的:如光,聲,熱,儀表式,霍爾效應,差動等。
2、按的外形尺寸分類
1.微型
2.超小型微型
3.小型微型
注:對于密封或封閉式,外形尺寸為本體三個相互垂直方向的zui大尺寸,不包括安裝件,引出端,壓筋,壓邊,翻邊和密封焊點的尺寸。
3、按的負載分類
1.微功率
2.弱功率
3.中功率
4.大功率
4、按的防護特征分類
1.密封
2.封閉式
3.敞開式
5、按按照動作原理可分類
1.電磁型
2.感應型
3.整流型
4.電子型
5.數(shù)字型等
6、按照反應的物理量可分類
1.電流
2.電壓
3.功率方向
4.阻抗
5.頻率
6.氣體(瓦斯),
7、按照在保護回路中所起的作用可分類
1.啟動
2.量度
3.時間
4.中間
5.信號
6.出口
技術參數(shù)
當輸入量(如電壓、電流、溫度等)達到規(guī)定值時,所控制的輸出電路導通或斷開。
因為是由線圈和觸點組兩部分組成的,所以在電路圖中的圖形符號也包括兩部分:一個長方框表示線圈;一組觸點符號表示觸點組合。當觸點不多電路比較簡單時,往往把觸點組直接畫在線圈框的一側,這種畫法叫集中表示法。
工作原理和特性電磁
額定工作電壓
是指正常工作時線圈所需要的電壓,也就是控制電路的控制電壓。根據(jù)的型號不同,可以是交流電壓,也可以是直流電壓。直流電阻是指中線圈的直流電阻,可以通過萬用表測量。吸合電流
是指能夠產生吸合動作的zui小電流。在正常使用時,給定的電流必須略大于吸合電流,這樣才能穩(wěn)定地工作。而對于線圈所加的工作電壓,一般不要超過額定工作電壓的1.5倍,否則會產生較大的電流而把線圈燒毀。釋放電流
是指產生釋放動作的zui大電流。當吸合狀態(tài)的電流減小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恢復到未通電的釋放狀態(tài)。這時的電流遠遠小于吸合電流。觸點切換電壓和電流
是指允許加載的電壓和電流。它決定了能控制電壓和電流的大小,使用時不能超過此值,否則很容易損壞的觸點。
測試測觸點電阻
用表的電阻檔,測量常閉觸點與動點電阻,其阻值應為0,(用更加方式可測得觸點阻值在100毫歐以內);而常開觸點與動點的阻值就為無窮大。由此可以區(qū)別出哪個是常閉觸點,哪個是常開觸點。測線圈電阻電符號和觸點形式
線圈在電路中用一個長方框符號表示,如果有兩個線圈,就畫兩個并列的長方框。同時在長方框內或長方框旁標上的文字符號“J”。的觸點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把它們直接畫在長方框一側,這種表示法較為直觀。另一種是按照電路連接的需要,把各個觸點分別畫到各自的控制電路中,通常在同一的觸點與線圈旁分別標注上相同的文字符號,并將觸點組編上號碼,以示區(qū)別。的觸點有三種基本形式:選用條件
1.先了解必要的條件參數(shù)選擇
1.的選擇_額定工作電壓的選擇動作時間問題
1.低壓電器關于、斷路器、接觸器的動作響應時間,較高水平<20ms;選擇方式
型號標志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wǎng)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wǎng))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